小女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议女子中学的现代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4 21: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在马来西亚“女子中等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

苗世荣

2007 年 4 月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内地女子中学发展现状,然后,以全国女子中学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为依据,论述了女校的现代价值: 第一,现代女校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唤醒女性自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女性; 第二,现代女校可以根据女孩的生理、心理、体能特点实施教育(因性施教),充分发掘她们的潜能,促进女孩健康和谐发展; 第三,现代女校为女生增加了选择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选择的需要,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的繁荣发展;第四,现代女校是研究女生教育规律的基地,将女校的研究成果推广到男女合校中去,会使更多女生受益,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女校虽然不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流,但女校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关键词:女校 现代价值

我国女校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兴衰史。 1844 年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 Aldersay )在宁波建立中国本土上的第一所女塾。 1898 年在经元善、梁启超、康广仁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正式成立。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子中学进入兴盛发展时期,那时的女校多以历史悠久、校风质朴、外文基础好、教育质量高而享誉社会。 1952 年政府接管了教会和私立女中,一律改为公立女校,女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的女子学校全部改为男女合校。在这之后长达二、三十年间,中国内地开始了一段“没有女校的历史”。 [1]

1981 年第一所公立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率先恢复, 1994 年第一所私立的广州玛莎女子中学成立, 1996 年第一批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创建。此后,全国先后有十几个省市恢复女子中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内地有普通 初、高中女校约 16 所(包括在男女合校中设女生部的),占全国普通初、高中校总数的万分之二。 [2]

女子学校在中国大地复出立刻引起社会的激烈争论。反对者认为,人为地把女生和男生分开有碍女生身心正常发展,在现代社会再办女校是历史的倒退。赞成者则认为,女校为女孩提供了一种教育选择,女校能够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性施教,有利于女生的健康发展。这场争论的焦点实质上是关于女校的现代价值问题。

当代女子学校相对于历史上的女子学校有什么不同?女校对女中学生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这些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女校办学者、教师乃至学生、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为此, 2005 年春,我们组织全国有代表性的六所女校组成课题组,以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为切入点,对中国内地女子中学现状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调查。 [3]

这次调查表明, 77 %的被访者清楚地记得学校的校训或育人目标。 50 %的被访者认为教师授课方式适合女生学习,教育管理方式适合女生成长,校园环境有女校特色。

近 60 %的被访者认为女校有效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女校教育对其人格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女校学习经历使她们更自信自尊,独立能干,活泼大方,善于合作,有良好的气质修养。在女校学习得到了有更多的鼓励与支持,有了更多的锻炼参与的机会。

近 50 %— 66 %的被访者不同意社会对女校的各种非议, 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 , 她们还会选择在女校读书。

73 %的被访者表示从单一的性别环境走入男女合校后没有不适应现象,她们会自然大方地与异性交往。 27 %的被访者主述有不适应现象,这其中 65 %的被访者表示这种不适应现象会在几天到一个月内自然消失。 [4]

这一份 调查结果充分说明,( 1 )女校的教育目标得到毕业生的充分认可。她们认为女校能够发掘她们的潜能, 激励她们自我成长,让她们在关键的青少年时代有了积极的人生体验,这对她们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 2 )女校仍有现代价值,对女校的担心甚至偏见是没有依据的。

女校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哪里?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女校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唤醒女性自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女性。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惬意地享受着科学文明带给人类的福祉。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占人口数量一半的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仍是社会的突出问题:

---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政治地位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 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 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参与程度偏低;

--- 尊重女性,消除性别歧视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招工、就学、新生儿性别比、 女童入学 等方面都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 女性的教育参与率偏低,而且教育层次越高,女性的参与率越低;

--- 婚姻家庭领域问题不少,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某些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 [5]

这些问题说明,妇女问题从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直到家庭无处不在,女性的活动天地和影响力从家庭到社区和国家逐渐减弱,男性在社会的支配地位使得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都处于次要位置。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机制的健全和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是保障,唤起女性自觉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女性自身强烈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权利意识、创新意识,女性的解放永远是一句空话。

怎样唤起女性自觉?最佳的选择是教育。

女性的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重要尺度。让女孩受教育,既是提高女性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妇女地位,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的关键环节。 女校可以把女孩子们集中起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在她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新女性教育,种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种子,打好成才的基础, 改变女孩的命运 。今后,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各种竞争挑战时,她们能够从容面对、自信进取,获得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充分体现新女性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二,现代女校可以根据女孩的生理、心理、体能特点实施教育(因性施教),充分发掘她们的潜能,促进女孩健康和谐发展。

研究表明,男性、女性在认知领域、个性与社会性方面、成就和成就动机等方面以及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性别差异。这种差异由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及个体成长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而“更多地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 [6]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可能会决定人的一生。如果我们在女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有意识地从性别的视角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这对她们人格健康和谐发展,做新时代的女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注意了年龄差异、因材施教,忽视了性别差异、因性施教。这种“一视同仁”、“男女都一样”的“无性别”教育模式,女生常常被忽视,被边缘化。教材或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偏见无处不在,使一些女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女不如男”的错误观念,从而丧失自尊和自信。

现代女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加上一个性别视角,把因年龄施教与因性施教结合起来。这意味着:

--- 学校教师有性别敏感,自觉地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教育现象,有意识地纠正思想观念、教育管理、教材教法等各个方面的性别偏见。

--- 学校将把女性“四自”教育、成才教育作为女生人格教育重要部分。

--- 学校在教育教学、生活管理上会给女生更细致的理解与关怀。

--- 教师会自觉地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体能特点从事教育活动。女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她们会有更多的成功体验。

--- 女孩子会形成有别于男女合校女生的现代女性的人格、气质与修养。

第三,现代女校为女生增加了选择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选择的需要,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的繁荣发展。

社会的需要是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的,学校类型也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的。现代女校为女生增加了选择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选择的需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繁荣发展。

我所在的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是 1996 年新建的女子中学。她没有引以自豪的校史,没有令人羡慕的现代办学设施,更没有“名校效应”的无形资产,要在名校林立的北京生存发展困难很多。以 李意如 教授为首的创业者们,考察了国内外很多著名女校,认真研究华夏女中的发展定位,为华夏女中确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办学的总体思路是:一方面,要继承女校的优良传统,如重视女德教育、人格教育;重视艺术教育,提高女生的素养等。一方面,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这就是:第一,学校有独特而先进的办学理念。华夏女中以“博学、博爱”作为校训,把培养现代化、知识型新女性作为育人目标;第二,学校有独特的校本课程,为女学生扬长补短、挖掘潜能服务。学校在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进行了三轮选修课实验,形成了现代女性修养、人文基础、科技探究、艺术体育共四大类近 30 门现代女校校本课程体系;第三,女校既是培养现代女性的学校、又是研究女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积极参与群众性的女生教育研究。同时,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女校的合作,借鉴著名女校的成功经验。

经过十年的努力,华夏女中已经成为少女喜欢、家长信赖、社会认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女校。华夏女中的发展说明,只要女校坚定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就一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我国办女校也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很多早年毕业于女校的学生,至今对女校情有独钟。她们对女校给予她们的人生影响终生难忘,对丰富、快乐的女校生活记忆犹新,渴望女校能够发展壮大。也有不少女孩子或她们的家长认同女校环境和育人氛围,认为在这里学习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少了某些干扰,有利于处在青春期阶段女孩的学习发展。

第四,现代女校是研究女生教育规律的基地,将女校的研究成果推广到男女合校中去,会使更多女生受益,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当代性别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女性与男性既平等又有差异,肯定女性不是第二性,但的确是不同的性别。 [7] 所以,对女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研究很有必要。

现代女校研究什么?一是要研究女孩成长过程中不同于男孩的特点是什么,女孩社会化过程中

错误的社会性别偏见是怎样作用于她们,其影响是怎样的?二是要研究现代女校如何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现代化、知识型”新女性?三是要研究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怎样因性施教,努力发掘占学生一半的女学生成长的潜能以及作为一个女性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生命质量,为其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女校之所以能够担当起研究的重任,是因为她具有男女合校不具备的优势:第一, 女校能够集中全部精力来对女学生进行研究和教育;第二,女校具有师资优势。这里的教师接受过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有丰富的女子教育经验,能够更自觉地从性别视角研究女生教育;第三,有一批长期从事女子教育的专家和关注女学生教育的志士仁人,自觉组成了全国女校和女学生教育研究的专业委员会。这对女校发展和女学生教育研究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把女校办成既是办学的实体又是研究女生教育规律的基地,其意义重大。首先,女校不断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到男女合校中去会使更多女生受益,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其次,从社会性别视角去审视现有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有利于把我们对教育规律的一般性研究深入到性别的层面,从而开拓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再次,现代女校的研究视角与发展方向为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落实男女平等的国策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依据。

目前我国内地除具有 115 年历史的上海第三女子中学外,其他女子中学 多系新建,社会知名度不高, 发展也不平衡,仍处在稚嫩的生长期。加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学阶段生源减少,学校布局调整,使本来就弱小的女校生存处境更加艰难。另外,我国从性别视角研究女生教育,起步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少,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我们期待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更广泛的交流。 我们坚信, 女校虽然不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流,但女校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注释:

[1] 李意如:中国女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际女童教育研讨会会刊》 2002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 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共有普通初中校 61885 所,普通高中校 16092 所。 自 www.moe.ed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3]2005 年春,由北京市华夏女子教育研究所牵头、组成了由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成都市女子实验中学、昆明女子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广州玛莎女子中学等六所女校、一个研究单位参与的“全国女子中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

课题组遵循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直面社会对女校争议的焦点为线索设计问卷,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个案访谈。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使这项难度较大的调查得以顺利完成,形成《全国女子中学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第一份比较具体而客观地反映当前女子中学办学状况的报告。

报告中概括的经验和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女校的现代价值和女子中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报告中阐述的观点和社会性别视角,对于澄清一些偏见和深入思考中学阶段女学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启示作用。

[4] 引自《全国女子中学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 《当代女学生教育文选》 2007 年 1 月。

[5] 根据 2005 年 8 月,黄晴宜在《 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 (北京 +10 )》论坛上的 总结讲话整理。

[6] 钱铭怡:《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 122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8 月。

[7]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 64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本论文得到 李意如 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向她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单位:北京市华夏女子教育研究所、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8-11-12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证明:此贴有意思,而且非常有意思~  


















【AD】欢迎大家访问www.xiaonvsheng.net小女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 小女生 ( 渝ICP备08003718号 )

GMT+8, 2024-10-5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